“成皋失陷,曹咎就自刎了?”胖子疑惑道。
“对,当时项羽回师彭城之前得命令是让曹咎谨守成皋,不要出战,但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忿而出战,结果中了刘邦的埋伏,成皋易手,曹咎和司马欣丢失城池,羞愧难当,这才自刎而死。”小哥沉声道。
“那曹咎身上的那份秘密会在哪呢?这个曹咎是什么来路,为什么项羽要把四分之一的秘密给他保管呢?”胖子继续追问道。
我想了想,“项羽帐下封了两个侯爵,一个是历阳侯范增,另一位就是海春侯曹咎了,也许曹咎此人基本听说,更别言其有无能力或者功绩了,史书对其记载也仅仅寥寥数语,不过不管对于此人我们是否知晓,但和他齐名的亚父范增我们应该是如雷贯耳,所以大概也能窥之一斑,能力应该是有的,能得到霸王的赏识并封之为公候的更不可能是无能之辈,项氏还未起事时曹咎曾对项家有恩,因此项羽对其颇为信任,并逐步提拔最后官居高位,这里面有人际关系原因也有自身能力原因,最后和高祖对战死于自杀,总结来说曹咎是有能力的。一个能在项羽麾下封侯的人再蠢也不至于会在临死之前把这个秘密给汉军,他既然已经决意自刎,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把自己的这份秘密托付给别人,让别人带回给项羽。二就是让这个秘密岁自己而去。”
小哥沉吟了一下,“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如果能突围,曹咎一定回突围而出,回到项羽麾下,很显然,当时已经难以突围了,当时的刘邦虽然韩信不在身边,但是还有张良,陈平。把曹咎一步一步诱出成皋,合围歼灭,那么埋伏曹咎的兵力绝对不会短缺,从埋伏圈上也不会有漏洞,就曹咎而言,把这个秘密托付给副将或者其他人溃围而出,风险太大,万一变节了,自己丢了成皋,还把项羽的秘密暴露出去,曹咎不傻。”说到这我敲了敲桌子。
听到这的胖子接了话茬,“也就是说只有第二种可能。这个秘密一直追随曹咎,直到死。”说到这的胖子一脸疑惑:“曹咎受激出战,不会带上自己的全部家当,兵符印信什么的应该都在城中,你说曹咎的那一份,会不会随着兵符印信一起留在成皋城中被破城的汉军收缴了呢?”
是啊,万一这秘密被曹咎放在城中帅帐中,不就被汉军收缴了么?那战利品这玩意,从来是经过多次流转,再说了,这玩意又不是黄金做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小块地图或者其他什么普通质地的东西,相当不起眼,被破城的汉军当了擦屁股纸也不一定。”
小哥摇了摇头:“不会。曹咎不傻。”
胖子不满道“他傻不傻你知道?”
小哥并没有生气,而是微微一笑:“这个我还真知道,曹咎虽勇而少谋,但是对于项羽将东山再起的宝藏这样的东西交付给他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绝对是对项氏忠心耿耿,极度遵从项羽的指令,并且不会不重视这份地图。像他这种人,可能不重视兵符印信,也可能不重视粮草辎重,但是对于这条已经规划好是项羽的后路得路,他绝对会死守到底。”
“可曹咎出城作战除了兵器盔甲还会有什么?贴身收藏?他自刎就没想到过会被汉军搜身?这个脑子还能封侯?战场情况瞬息完毕,别是被骑兵把尸体给践踏没了吧。”胖子忍不住疑惑道。
“曹咎绝对想到了,但他还是放心得自刎了,而且确实如他所料,汉军在事后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只能说明一点。”说到这的小哥一顿。
说明什么呢?说明曹咎把这个秘密藏在一个用常规思维会忽视的地方,战场上曹咎身上会有什么会被忽视的地方呢?我脑海里一亮,兵器!自古战争消耗最大的就是兵器,战争之中士兵最在乎的也是兵器!即使曹咎的尸体被汉军处理也好,草草埋葬也罢,但是他的兵器,楚国海春侯曹咎的兵器,绝对不是普通汉军的铁剑铜刀能比的,绝对不会被销毁!
换句话说,曹咎自信能藏住这个秘密,还不会被汉军无意中销毁的,不是贴身收藏和盔甲内侧,而是他的兵器。
想到这,我顿了一下,:“戈这个东西结构简单,不像是能藏住东西的地方。”
小哥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就只有剑了。”
曹咎的佩剑!
那个秘密一定就在曹咎的佩剑里!
明白了这一点,胖子瞬间又愁眉苦脸起来:“说的轻巧,都不知道曹咎埋哪了,怎么去找他佩剑啊,万一让哪个不长眼的士兵给拿走了呢?”
我摇了摇头:“不会,古代战争,最讲究一个尊严,何况曹咎是力战自刎而死,这种死法在战场上是很受尊敬的。曹咎本人和刘邦并没有深仇大恨,汉楚相争,死相很惨的将领就那么几个,最狠的不过纪信,是项羽恼羞成怒烧死,剩下的,基本死后并没有遭到蹂躏,得以尸首保全。所以我觉得,曹咎被安葬的几率比较大。而这佩剑,可能士兵不敢拿走,但是将领是不是当做战利品给拿走了,就难说了。”
“那怎么找啊,成皋之战参加的汉军将领那么多,你知道是哪个拿走了。”胖子一脸懊恼。
“有胆量拿佩剑的或者说有资格拿佩剑的,起码也是中级军官,当时围攻曹咎的部队就那么几支,高级将领就那么几个,高级将领是不屑于拿敌方将领的佩剑的,低级的军官和士兵也不敢拿,只有中级军官,出于炫耀战功或者更换兵器的目的,才会去拿。”我分析道,:“不过这个几率和佩剑在曹咎身上的几率是一样大的。”
听到这的胖子一拍桌子,“那咱们先找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好找的,曹咎墓在哪。”